“年發電量突破23億千瓦時,提前59天完成年度目標!”11月3日00:28,福建能投區域集控中心里爆發出一陣歡呼聲。這項突破傾注了每一位在閩三峽人日日夜夜的心血。為了這一天的到來,大家鼓足了氣,鉚足了勁,加班加點干,爭分奪秒拼,終于讓公司發展事業攀上新高峰。
“這是我們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集團公司、三峽能源決策部署,勠力同心、攻堅克難、銳意進取的成果,是公司全體員工眾志成城、逆境拼搏的成果?!备=芡饵h委書記、執行董事雷增卷說,“這一成果來之不易,要倍加珍惜?!?nbsp; 福建能投提前完成23億千瓦時發電量任務,發電量是去年同期的2倍,同比多發11.98億千瓦時。在迎峰度冬能源保供、疫情防控嚴峻復雜的時刻,福建能投干部職工主動備戰、積極迎戰、奮力決戰,下苦功夫、真功夫、實功夫,打出了精氣神。
擔當奉獻者:汗味、油污味,換來成功的滋味
人們常說,歲月靜好,是因為有人負重前行。23億千瓦時發電量的背后,同樣離不開一位位無私奉獻、執著堅守和默默付出的先鋒模范。
“我不是舍小家為大家,兩邊都是家,不分大小?!痹谄拮蛹磳⑴R產之際,福建能投電力生產與營銷部經理助理湯筱茅仍在集控中心查看每一臺風機的運行情況。每夜檢查是湯筱茅常年的工作習慣,在他看來,“時時放心不下”是在“公司家”里的應有心態,出色的發電量數據是給予“個人家”最好的回饋。
在平均溫度超38℃的高溫酷暑,大多數人都想在空調房里吹風納涼。但福建能投的電力生產員工,在烈日的炙烤之下把握好短暫的檢修窗口期。8月份,在長樂首址風電場的全站停電、定檢預試中,王建波和王心榕晝夜奮戰,連續8天吃、住在海上升壓站,身上的汗味已被油污味覆蓋,只為盡可能縮短檢修停電時間。有付出必定有回報?!爱斂吹矫利惖娘L機轉動起來,輸出源源不斷的電能,心里真是樂開了花?!?/p>
護航保障者:沒有周末和假期,唯有斗志與勇毅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23億千瓦時發電量的背后,有著那么一群人,時刻在為電力生產工作保駕護航。
“發電量不是靠等,要靠積極地爭取,必須度電必爭?!绷质?,作為集控中心運行負責人、電力生產前沿的“哨兵”,時刻關注著各場站的發電情況,一有時間就查看新能源功率預測曲線圖,研究風電日前預測和7天預測曲線,尋找最合適的消缺窗口。
“我們是一個集體,要全員上陣、盡銳出戰?!痹诟G搴{發電有限公司電力運行部副經理程雙寶看來,確保設備安全穩定運行是重中之重,全員巡檢制是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為此,公司所屬場站的巡檢不僅是現場巡檢人員的任務,電力運行管理人員也全員參與。大家分工不同、職責不同,但終極目標是一致的,那就是對設備隱患做到早發現早治理,全力保障設備健康穩定運行,堅決做到“兩確保、兩杜絕”。
精益求精者:讓時的長度衡量管理的精度
“精益求精、勇攀高峰”是習近平總書記致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首批機組投產發電的賀信中給予三峽人的殷切囑托。福建能投23億千瓦時發電量的背后,離不開每一位一線員工對精益管理的孜孜追求。
“站內缺陷采取專人負責制度,大缺陷不過天,小缺陷不過班?!睂幍麓蟾鬯娬局蛋鄦T張偉杰說道。目前福建能投采取嚴格缺陷管理制度,建立嚴格的考核機制,先把設備消缺職責落實到班組,再由班組落實到個人,讓每名員工每天上班開始就關注自己所轄設備運行情況,加強設備的定期巡視與維護,強化設備消缺治理,及時消除設備缺陷。
廖永華是閩清上蓮風電場的一名普通員工。10月份,他參與的風電機組齒輪箱高速軸和變槳電機缺陷處理均是工作時長超20小時的持久戰?!拔冶仨氃诒景啻伟褑栴}處理掉!”在廖永華看來,在10月份的黃金發電時期,任何非正常停機都是極大的奢侈和最大的浪費。
“攀登,是我們的常態!23億千瓦時的數字終將只是福建三峽人勇攀高峰的一個過程、一個記錄?!崩自鼍碚f,在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引領下,福建能投將以一如既往的奮斗姿態,錨定“雙碳”目標,搶抓新能源產業戰略機遇,踔厲奮發,勇毅前行,譜寫新時代新征程上絢麗的三峽福建華章。